首页 / 答疑 /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1942年10月7日,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抗大校长林彪风尘仆仆到达重庆,在重庆“八办”与周公汇合,之后在重庆整整逗留了九个月的时间。林彪从苏联治疗回国后,本来是要在延安边工作边休养的,为何不远千里赶来重庆呢?他正是代表毛主席,前来跟蒋某人进行谈判的,直到1943年7月才回返延安。

(在重庆)

蒋某人提出跟毛主席当面会谈,最早还是1942年8月间的事情,主要是“皖南事变”以后,国共两党的关系降至冰点,双方军队剑拔弩张,而重庆政府的倒行逆施,甚至让美苏等盟国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提出抗议和警告。

所以蒋某人不得不加以收敛,同时向周公表示,希望在西安与毛主席见面,会商“继续合作抗日”的有关问题。但是周公对此非常谨慎,出于对毛主席的安全、以及斗争策略等几方面考虑,特别建议由林彪代表毛主席前往西安。

其实就是以林彪作为毛主席特使的意思,毕竟林彪是红军名将,并且是毛主席的“第一爱将”,而且刚刚从苏联回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层的一致同意,不过等林彪赶到西安时,蒋某人已经返渝,于是才有了林彪的重庆之行。

显而易见,当年无论国共在哪里举行谈判,毛主席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蒋某人在政治上的出尔反尔和流氓无耻那是出了名的,承诺的事情分分钟可以变卦。比如西安事变他被释放前,口口声声答应,绝不追究张、杨二位将军的责任,结果又是怎么样呢?

少帅到南京一去不复还,被幽禁了大半辈子,而杨虎城将军也被关押,后来干脆惨遭毒手。如此惨痛的教训,是周公和我党其他领导人必须要吸取的,因此对于毛主席亲自出面与蒋会谈的事宜,一定要慎之又慎。

1945年8月15日,鬼子宣布投降,时局骤然变得诡谲起来,蒋某人自然把边区政府、八路军和新四军视为新的主要对手,心里面肯定是想用武力解决的,但是又不好公开下手,因为八年抗战下来,举国希望和平,包括美苏等盟国也希望中国走和平建国的道路,其在政治上的顾忌较多。

于是从8月下旬开始,蒋某人连发三电致延安方面,再次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以“共定大计”,而且发的是公开电,潜台词是,如果延安方面拒绝邀请的话,便可把未来内战爆发的责任,全部推到我方头上;另外一层,是回想起1942年林彪作为特使的往事,蒋某人判断:毛主席应该不会来重庆!

出乎蒋某人所料的是,为了揭破重庆当局的假和平面目,为了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毛主席毅然决然宣布接受邀请,并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举动让蒋某人及其亲信登时手忙脚乱,因为他们就没想过毛主席真的会来,民间对此也一片愕然,柳亚子诗中将此举称为“弥天大勇”。

实际上,关于毛主席是否应该赴渝谈判的问题,我方内部争论的也非常激烈,绝大部分领导同志和八路军将领,都认为这是蒋某人玩弄的花招,主席的安全实在堪忧,毕竟曾经打了十年,毕竟还被蒋某人重金“悬赏”过,因此建议谈判由周公出面即可。

然而毛主席以深邃的分析和大无畏的勇气,力排众议,最终决定前往。不过对于远赴重庆谈判,毛主席也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做出最大让步还不能够实现和平,那就“准备坐班房”,并且说过:“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

临行之前,毛主席还特别提议,由少奇同志代理党中央主席的职务,同时增补陈云、彭真两位同志为书记处候补书记,以便在毛主席、周副主席都不在延安的情况下,我党中央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从而指挥全党全军继续奋斗。

当然,毛主席深入虎穴,安全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一方面,美苏等国都作出了承诺,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还亲往延安相迎,两国自然也都对蒋某人提出了相关警告;另一方面,在全国各界强烈要求和平的气氛之下,蒋某人也确实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下令相关单位要做好毛主席的安保工作。

可是如前文所述,重庆当局根本没有料到,毛主席果真会亲来谈判,所以也根本没有做好和平谈判的准备,相关文案和条款那是啥都没有,可谓是手忙脚乱。因此重庆谈判正式开始时,反而是我方先拿出了一系列谈判要点,然后是蒋某人暗地里各种不同意,谈判遂陷入旷日持久。

重庆谈判的过程,由此变得十分的艰难曲折,历经43天的艰苦谈判后,双方总算基本达成协议,准备于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然而就在这份协定准备签署的前两天,在蒋某人为毛主席举行欢送宴会期间,发生了“八办秘书”李少石遇害的突发事件。

李少石是元老廖仲恺的女婿,身材与周公相仿,1945年10月8日下午6时许,当他从沙坪坝回红岩村途中,座车遭遇枪击身负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不幸遇难。周公闻讯大惊,立即找到负责警卫工作的宪兵司令张镇,提出严正质问和抗议。

事后查明,这确实是一次由于误会酿成的误击,主要是设卡盘查的士兵和李少石的座车互相出现误判,在汽车加速驶离过程中,士兵开枪警告从而酿成流血事件。但是周公对此仍然心存疑惑,担心对方是否有故意成分,进而担心毛主席在协定签署后,能否顺利离开重庆的问题。

从如今解密的档案来看,蒋某人在重庆谈判期间,在关于是否扣押毛主席的问题上,确实有过思想上的反复,野曾经在日记中有所流露。经过反复的权衡掂量,据说直到10月6日,蒋某人才总算放弃了这个企图,但是谁又能保证,他后面不会随时变卦?

另外,尽管蒋某人暂时放弃了这个龌龊的念头,但是其内部各派势力也是有些蠢蠢欲动的,比如军统、中统或者黄埔系军官团等等。这帮人也有可能在不请示最高当局的情况下,主动下黑手以邀功,到时候推出几个替罪羊便是,我方对此亦不可不防。

比如重庆谈判的后期,毛主席在会晤老朋友章士钊时,曾经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章士钊谈完一些意见后,特地在毛主席手心里轻轻地写了八个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就是说,各界民主和爱国人士,也都担心毛主席的安全,盼望他尽早脱离险境。

与此同时,在重庆谈判期间,各地的军事冲突早已频频爆发,在山西、河北、山东和东北,双方军队之间的大小战斗此伏彼起,我方必须制定相关的战略和战役指导,而毛主席如果久在重庆,也不方便对各地自卫战争进行指挥,尽早返回延安才是上策。

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认真考量后,一向以谨慎著称的周公,立即向对方提出,在《双十协定》正式签署之后,毛主席应从速返回延安,对此,蒋某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同意。

于是1945年10月11日,也就是在《双十协定》签署过后的第二天,毛主席乘机离开重庆,终于安全返回延安,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此行总算是有惊无险。

总体而言,毛主席并不算“提前离开”,因为和平协定已经正式签署,至于细节讨论和如何落实,有周公留在重庆主持足矣,没有必要让毛主席久处险地。

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还多次会见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甚至还会见了一些蒋系亲信大员,不断宣传我方的主张,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统战工作,广泛赢得了人心和尊重。

已然打破了蒋某人的幻想,敢于直入虎穴谈判,赢得政治上的绝对主动,同时也赢得了各界的尊重和理解,重庆之行目的基本达成,又何必立于危墙之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G2m7aQ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