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明知冬季疫情高发,没有准备为何突然放开,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明知冬季疫情高发,没有准备为何突然放开,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在印象中我们国家历来行事稳健,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但是这次抗疫突然转向令许多人猝不及防,这转向被许多人称之为魔幻的180度掉头。

这一切从广州开始,11月30日还处于感染高峰的广州出人意料的宣布解封真正吹响了放开的号角。

随后,北京,上海市,重庆等大城市纷纷跟进,到12月7日新十条出来,相当于正式宣布封控时代结束,我们走向放开这条不可逆的道路。

饱受层层加码之苦封控之困的民众此刻正被核酸造假刺激得怒火中烧,突然放开宛如久旱逢甘霖,绝大部分欢呼这突然而来的自由。

特别是当广州发言人集体摘下口罩时,网上许多人表示泪流满面,虽然说得煽情却也是对放开诚挚的肯定。

然而,人们没有陶醉太久,随着感染人数爆炸式增长,暴露出仓促转向的种种问题。

首先物资短缺造成一药难求,一些不良商家趁机涨价,黄牛也是纷沓而至,一瓶美林卖到二三千元赶上了辉瑞的特效药,这一幕像极了20年初的口罩。

然后,随着医务人员感染,医疗挤兑出现,寒风中排队长龙看不到尽头,120打到冒烟,同时供应链出现问题,京东火速调人驰援也是怀水车薪。

加上许多人突然发现专家嘴里90%无症状者不见了。

绝大部分都成了有症状。

感染了的大多数发烧,首先发现不对劲的保定人调侃除了暖气不热人人都热。

更有的烧到冒烟,咳到吐血。

接着越来越多人体味到小刀割嗓子、水泥封鼻孔、无麻醉开颅、电钻眼珠子、闸刀剐腰子、喉咙吞宝剑、屁股坐榴莲诸多滋味。

许多多问题集合,网上越来越多声音指责放开过快,准备不足。

理性的呼吁有序渐进式开放,激进的呼吁重回封控时代。

然而放开的车轮只会滚滚向前,如今任何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紧随国家步伐才有可能尽快走出疫情。

其实如果细心的话便会发现国家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转向并非冒进而是迫不得已。

主要原因如下:

一,首先国家本意是年前坚持动态清零并做好放的准备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11月11日二十条的主要内容:

1是纠错。具体表现在反对层层加码,反对大规模核酸,反对一封了之。

2是作放的准备。比如加强方舱医院建设,加强床位及药品储备,加强老人疫苗。

2里面的内容其实就是放开的准备工作,这和新加坡放开前所做的工作几乎一样,似乎是参考了新加坡放在开之前的系列动作。

同时卫健委强调二十条是优化防控绝非躺平,这体现纠错仍坚持动态清零的目的是为做放的准备腾挪时间。

这里有个非常玄妙的细节:二十条刚出,石家庄11月13日立刻放了,然而没两天又收了回去。

紧接着官媒署名为仲音的接连十几天连续发文: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绝不能一放了之。

后来新华社也加入呼吁:二十条绝不是躺平。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1,石家庄急切放是因为当时河北极可能感染面非常大,已经没办法防,后来保定率先满城发烧印证了这一点。

2,官媒连续发声证明这个时候上面依然不想放,原因就是二十条里面列出的准备工作还沒开始。

所以那个时候一向支持放的胡锡进才说:在今冬明春不要再谈放开,不得不说老胡还是很有料的,深得上心。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国家是有长远规划的,现在指责考虑不周是欠公允的,国家不是没考虑到,只是一切快到猝不及防。

二,上面既然不想年前放,那为什么又突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放开呢?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呢?

吴尊友曾说这个时候放开是最佳时机,如果提前放会多死许多人,但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不推到年后。

而且吴尊友明确指出这个冬季疫情总体上有一峰三波,其中两波是春运及返岗返工潮引起。

这说明上面肯定考虑了春节会扩大疫情,但依然在12月7日选择更激进的优化政策。

里面大有缘由。

从表面上看广州是第一个全面解封的城市,事实上公共卫生专家曾光的一篇讲话透露了一些重要的决策内情。‬

这‬次‬优化20条基础之上的新10条(姑且用“放开”更简单些),开启应急模式作为具体措施,‬是北京市率先提出来的。

北京的观点很明确,根据奥米克戎的最新特点,应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对待。

而且,曾光还透露北京在10月份就往这方面探讨,也许在那时还来马拉松就意味着有了放的念头。

从放开结果看第一个放开的广州到目前为止波澜不惊,而北京感染特别厉害。

这意味着当初北京提出放是因为实在防不下去了,也就是说放开之前已经大面积感染,所以北京一放开,立刻让人感受到惊涛拍岸,病毒感染如潮呼啸而来。

感染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超出了许多医卫专家预估

7日出十条,12月11日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到2.2万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的急救电话呼入量也急剧增加!

到现在河北,北京率先达到峰值,而广州相对平静得多。

种种迹象说明首先是北方实在防不住了。

三,曾光说"放开”本可以往后拖拖,后来之所以当机立断。

1,北京做了不少动员放的工作。

2,考虑到年前放有利于明年整体泾济复苏,11月经济数据不太好,如果封控到春节后放又得渡过几个月初放期,那23年经济将会非常危险。


3‬,‬专‬家‬认‬为‬如果再‬推‬迟‬几个月,‬那么第‬三‬针‬疫苗时‬间过‬长‬可能会‬失‬去效力,‬如果再‬等‬加‬强‬针‬普‬及‬再‬放‬,‬时间会‬推‬得‬很‬长‬,‬封‬控‬成本已经无法承受。‬

4,有可能一些专家认为第一波感染在10~30%间,加上广州数据显示百分之90无症状,因此推算第一波可能不会造成药品短缺及医疗挤兑。(但很明显这显然预估有误,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一些专家说北京疫情超出预估的原因,而这是造成药品短缺,就医难的原因之一。)

4,任何政策的改变都是民意的积累,在诸多因素综合下国家顺势而为。

以上我认为是比较接近事实的真相的,一些人自认为太阳是自己打鸣升起来的,殊为可笑。

虽然数据预估出了些问题,引起了一些混乱,但北京和石家庄抗下了第一波感染潮。

正如胡锡进说:放开封控是全国大多数人的愿望,与病毒的战斗很复杂,北京、石家庄等城市站到第一波经受感染海啸冲击的位置上,老胡身在北京,我看到全体市民表现出整体上的勇敢、乐观和互助精神。北京这十多天,有发生被千夫所指的极端事件吗?有走投无路拿到互联网上引发共情和众怒的呼叫吗?都没有。这座城市没有失去政府的主心骨,市民在守望相助中众志成城,它虽有先期准备不足,但迅速稳住了阵脚,并已看到冲破疫情封锁的曙光。

全国大多数地区拥有了更多时间调整策略,无论从三年的纵向看还是从全国的横向看,我们的放开都不会是一场一些人嘴里的“乱仗”。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做的是相互鼓励,彼此帮助。扯开嗓子抱怨、放大局部问题,制造恐慌,而不是帮助创造解决那些问题的团结氛围,这不是当前情况下值得倡导的。目前一些地方派人帮助了北京,用不了多久北京就能腾出手来帮助其他地方。

在这点上很赞同老胡观点,我们国家有强大纠错能力更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药品短缺问题用不了多久就会解决,这点有充分信心。

20年初出其不意,口罩紧缺,没多久中国口罩多到足以供应全世界。

现在许多地方已着手解决药品问题,许多药厂已被征用,许多地方更精细管理药品销售:限价,分粒,实名。

而且在就医问题上江苏深圳创新将核酸屋改造成医疗点这都是好办法。

北京为许多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很快将达到理想秩序应对感染潮。

当然,抗疫不会一帆风顺,中途肯定有波折,犹如病毒的复杂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提醒:"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在过去的一周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

北京现在虽然已渡过感染峰值,但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因此各医疗机构应该早做准备。

虽然我深切理解到囯家在准备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在年前突然放开的不得已,但是依然认为有序可控的放开可能是相对最优解。

期盼能从无序中走向有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O043OE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