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上海和成都等不同城市的茶馆因城市文化的映射而呈现出鲜明个性

上海和成都等不同城市的茶馆因城市文化的映射而呈现出鲜明个性

《上海茶馆与都市社会(1843-1949)》书影。该书聚焦近代上海茶馆,运用报刊、笔记、指南书、竹枝词、图像、小说等多样资料,呈现茶馆在都市化进程最快、中西交汇最激烈的城市中所拥有的丰富而独特的面貌,展示茶馆空间与都市社会、文化之间的交织互动,以及茶馆空间与一些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供图:上海大学出版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包树芳的博士论文历经时日,终于出版,可喜可贺!而且,2023年恰逢上海开埠180周年。

2009年到2012年,本人作为包树芳的博士生导师,见证了她在上海师范大学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拼搏的艰辛历程。她的博士论文曾被评为2014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如果说咖啡馆是欧美社会的公共空间的话,茶馆作为中国本土百姓的公共空间毫不逊色,而且历史比咖啡馆久远得多,关涉的人数也比咖啡馆要多得多。作者问题意识清晰,才思敏捷,既充分吸收学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同时不乏自己的创见。细读下来,本书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本书是典型的微观史研究。有段时期,学界在讨论“碎片化”问题时,有学者将微观史学视为趋向“碎片化”的研究,认为微观史学的选题过于小众化且无法反映整体。小众化的指责不值一提,因为学界早就有了共识:繁荣的史学研究不仅需要重视政治、军事、经济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高大上主题,还需要对基层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物件等进行翔实的微观研究,后者更因其与民众联系密切而具有生活气息。此外,微观史研究从来不曾作茧自缚,它能以小见大,反映时代特征,揭示普遍规律。所以,对史学界而言,微观史研究多多益善。如果说微观研究的对象是“碎片”,那么这种“碎片”越多,就越有益于史学的发展。茶馆是传统中国最为普及、与民众关系最密切、最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空间,该选题非常重要且有意义;上海是近代都市化进程最快、中西交汇最激烈的城市,大都市里的茶馆自然有着其他地域或城市所没有的面貌,茶馆空间所呈现的城市变迁、社会百态、权力消长等也极具城市特色。作者曾经因为学者王笛在成都茶馆研究上的皇皇巨著而想过另换选题,在经过缜密思考后决定继续探讨。感谢她的坚持,因为不同城市孕育的茶馆及其空间有着不同的韵味,因为微观史研究需要地域比较研究后才能上升到整体的境界。本书是迄今为止对近代上海茶馆‍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研究,相信读者能由此感受到近代上海茶馆丰富而独特的面貌,从而加深对近代茶馆的深入认知。

第二,本书资料丰富、多元,既增添了研究的可信度又增加了著作的可读性。本书运用了档案、方志、报刊、笔记、日记、指南书、竹枝词、图像、小说等各类资料,体现了作者搜集资料的功力。报刊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申报》《民国日报》,还有其他重要报纸,如《上海新报》,尤其是众多小报和期刊,如《社会日报》《现世报》《电声》《上海生活》《上海常识》《玲珑》等。晚清民国文人的日记、笔记,如《墨余录》《明斋小识》《瀛壖杂志》《退醒庐笔记》《王韬日记》《沪游杂记》等;近代历年指南书、时人回忆录、官方档案、文件、文史资料等,都进入作者的搜集范围。作者还广泛搜集《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等画报上的相关史料和图片,以及《申报》等报刊上的广告,尝试以图证史;反映洋场生活的竹枝词也多被作者使用。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翻阅了大量清末小说,如《十尾龟》《歇浦潮》《海上繁华梦》《文明小史》《新上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小说中搜寻有关上海茶馆的背景资料。茶馆的相关资料极为分散,在十几年前查阅资料不似现在可以网上搜索,当时都需翻阅纸质版,还有一些缩微胶卷。作者广泛搜集,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丰富多元的资料,在经过作者整理、辨析后,相互印证和补充,增强了研究的可信度。同时,这些极具生活气息的资料,作者运用自如,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比如,第二章第二节运用清人笔记、日记讲述早期茶馆,运用指南书分析晚清民国著名茶馆的时空分布,第三节中运用《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直观呈现晚清上海茶馆风貌,并运用竹枝词突出晚清上海茶馆的娱乐休闲性。类似的地方很多,既有翔实的考证,讲述又很有趣。在娓娓道来中,历史现场感扑面而来,读者似乎进入到近代上海茶馆的三维空间,感受着历史的温度。

第三,本书结构简洁、条理清晰。作者没有按照时间脉络设立各章,而是打破常规方式,运用专题式的结构。本书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梳理了近代上海茶馆的嬗变,第二章聚焦茶馆店主的经营管理,第三章着眼于当时的政府对茶馆的管理和控制,第四章探讨了茶客在茶馆的空间消费,各章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同时又暗含时间脉络顺序。在各章中,各小节的设置也十分到位,显得条理清晰。大量分散而无序的资料,在框架的合理设置下,“摆放”得井井有条。

第四,本书看似没有理论,实际注重理论的指引、归纳和完善。本书语句朴实,在翔实的考证和有趣的讲述中,可以轻松地读完。不过这并不表示全书只是在讲述故事和案例。有的历史研究者喜欢以理论带动论述,即先抛出理论再论述事实。其实这样会有先入为主之嫌。我比较欣赏的是先把事实讲清楚,当然在讲事实时并不是杂乱无章,应有一定的主线和逻辑,在讲清楚事实后再进行理论的提升。本书就是如此,作者将道理蕴含于故事中,全书在理论的指引下谋篇布局、详细论述,最后非常好地和已有理论对话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结论中的三个论点富有哲思: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茶馆里的上海滩和上海滩的茶馆;国家权力的干预与日常文化的消长。实际上这就是茶馆研究的三个维度:空间的消费、城市文化的映射、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作者完善了“空间的消费”理论,提出茶馆里的种种空间消费反映着世俗风情、时代变迁;在和成都茶馆的比较中申明:不同城市的茶馆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因城市文化的映射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作者积极和西方公共领域理论对话,阐明在茶馆并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博士生毕业、如期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包树芳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在博士后以及其后繁重的教学工作期间,她锲而不舍,继续深耕这块学术热土,深入茶馆问题的研究,在十年里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我相信,本书的公开出版将是她茶馆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新的起点。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定会取得更多的学术成就,更上一层楼。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为序。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太平天国史研究会、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本文经授权摘编自《上海茶馆与都市社会(1843-1949)》一书序言,现标题系编者所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nLV9Yg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