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东北王”张作霖临终告诫,不准此人进东北,事实证明眼光太准

“东北王”张作霖临终告诫,不准此人进东北,事实证明眼光太准

要论民国时期诸多军阀,最有实力的那一位当张作霖莫属。张作霖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过人的胆识和智谋,从小小的一介绿林崛起成占据东北的“东北王”。

正是因为有这位大名鼎鼎的“东北王”镇守,日本人不敢入侵东北。

当然,也因为如此,小日本不惜面临全面开战,也要除掉张作霖,于是就发生了后来的“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日军针对张作霖展开了一系列的埋伏,最终张作霖被炸成重伤,不治身亡。

临死前,他交代密不发丧,除此之外,他还特地提到一个人,着重交代死后绝不能让这个人进入东北,否则将祸害千年,事实证明,张作霖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这个张作霖临终前反复交代,不能让其进入东北的人,就是有“狗肉将军”之称的张宗昌。

频频易主张宗昌

张宗昌曾先后投靠于冯国璋、曹锟、张作霖,最终在张作霖的手下成为拥兵数十万的军阀。

1913年,张宗昌被冯国璋视为心腹,见到自己被如此重视,于是张宗昌想要大干一场,不辜负冯国璋的知遇之恩,但造化弄人,没多久冯国璋便在大病中离去了。

这样一来,张宗昌不仅失去了靠山,而且受尽排挤。

没办法,他又独自去北平投奔了曹锟。为了得到曹锟的重视,他倾尽所有,买了八个金寿星送给曹锟,看到张宗昌拿出了这么贵重的见面礼,曹锟就想将它收为己用。

但曹锟手下的首席将领吴佩孚坚决反对此事,他认为张宗昌私德有亏。没办法,曹锟便拒绝了张宗昌。

张宗昌旧照

这样一来,张宗昌就“血本无归”了。四处碰壁后,他在好友的推荐下来投奔张作霖,当时他两手空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送见面礼。

不过,张宗昌非常聪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让人买了两个竹筐,并将这两个竹筐送给了张作霖。

当时别人见到张宗昌仅仅拿两个竹筐当礼物,非常生气,纷纷表示要将他赶出去,没想到张作霖不仅没生气,还对他委以重任,在场的人非常疑惑。

后来,张作霖解释道,两个竹筐的寓意是愿意为我的事业效力添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张宗昌作为将领被调往前线参战。一到前线,他就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看着下面的将领,他严肃的说:

“张大帅让我们到前线,胜利了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我们被击溃了,大帅可是不会养闲人的,那个时候就不要怨恨又得找座山头落草为寇了!”

座下的将领听他说完都不敢懈怠,紧张的投入备战中,在随后的战争中也十分卖力,攻下了多座重要关口,并且强势拿下了非常重要的滦州。

最终第二次直奉战争战胜的消息传来,张作霖非常高兴,立刻将张宗昌提拔为奉军第一军军长,并将整个山东交给他管理。

于是,土匪出身的张宗昌一跃成为山东督军。

由此可以看出,张作霖非常器重张宗昌,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

张作霖解释道:“打仗就要选合适的人,取其长处。”

张作霖的确很对,虽然张宗昌人品备受诟病,但打起仗来真的毫不含糊,为东北军立过不少功劳。

的确,有缺点才容易控制。正是因为张作霖看知道这一点,于是才会忽略张宗昌的品德,而对其委以重任。

眼光独到张作霖

既然如此看重,张作霖为什么要交代千万不能让张宗昌入关?

其实,张作霖之所以临死前还在提防着张宗昌,主要有两点:

第一,作为一个难得的人才,张作霖虽然重用张宗昌,但深知张宗昌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这样的人打仗可以,但绝不能放任不管。因此,他叮嘱儿子不要让张宗昌进东北,以免留下祸患。

第二,张作霖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张学良。他知道张宗昌虽然能力很强,但很难掌控,自己在的时候还能压着张宗昌。

张学良剧照

但自己不在了,以儿子张学良的能力,绝对控制不住张宗昌。那么,张宗昌就很可能会做出叛变、喧宾夺主的事情。

事实证明,张作霖非常正确,北伐时期,张宗昌打了败仗。立刻联系坐拥东北并且手握20万精锐的少将张学良,希望能借此东山再起。

张学良想起老父亲千叮万嘱的话,便找了借口搪塞回去。于是,没有获得入关的机会的张宗昌就逃亡了日本。

而张宗昌虽然流亡在外,但尝过甜头的他并不甘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国家,与日本人苟结,没有一点家国情怀,当真是势利至极了。

后来,他在车站被安排的枪手枪击致死。

就这样,这位罪恶万分的国民军阀,以如此凄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真令人唏嘘。而为了对付张宗昌这么一个势利的人,张作霖防着他的这一手,当真是眼光独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0EEro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